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奔驰营收663.77亿欧元,同比下滑8.6%;净利润由去年同期的60.87亿欧元降至26.88亿欧元,跌幅高达55.8%,其中第二季度净利润9.57亿欧元,同比下滑68.7%。
今年上半年,宝马集团上半年出售的收益677亿欧元,同比下降8%;税后净利润40亿欧元,同比下滑29%。
一方面,其325.73亿欧元的营收规模不及宝马、奔驰的一半,13.46亿欧元的净利润仅为宝马的三分之一。
数据显示,奔驰集团上半年全世界汽车销量107.63万辆,同比下滑8%,中国市场下滑幅度最大,上半年在华累计销量29.32万辆,同比下滑14%。
奥迪上半年交付新车78.35万辆,同比下滑5.9%,中国市场销量28.76万辆,同比下滑10.2%。
宝马上半年全球销量超120万辆,与去年基本持平,但中国市场销量31.8万辆,同比下滑15.5%,降幅为全球各市场最大。
奔驰虽然是三者中利润下滑最多的品牌,但北京不仅有奔驰,还有众多世界五百强总部坐镇,还有小米这个新兴势力加持。丰富的产业链条,超强的科技、金融与企业总部对冲,对北京的影响,几乎能忽略。
2023年,华晨宝马产量达72.8万辆,工业总产值2515亿元,纳税490亿元,连续18年稳居沈阳最大纳税企业,连续8年为辽宁省纳税第一。
2024年,一汽集团营收5550.1亿元,占长春市工业产值的62%。这一数据反映出一汽对长春工业经济的绝对主导地位。
作为对比,长春汽车产业整体占全市GDP 的58%,而一汽贡献了其中的95%以上。从产业链看,一汽带动长春形成 “1小时供应链” 体系,本地零部件配套率达78%,直接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2个百分点。
2024年,一汽大众全年销量 165.9 万辆,其中奥迪品牌(含进口)贡献61.1万辆,占比约36.8%。尽管奥迪销量占比不足四成,但其高端定位使其营收贡献明显高于销量占比。以2024 年一汽集团营收5550.1亿元计算,若一汽 - 大众营收占集团总营收的60%(行业常规比例),则奥迪品牌营收占比约为 22%(按销量占比推算)。
再看一组数据,2023年,这座城市汽车工业实现产值4564.5亿元,同比增长11.4%,占全市工业产值的70%以上。
产业强当然好,但过度依赖某个产业,就像投资把鸡蛋放在了一个篮子里,风险系数很高。
如今,新能源席卷之下,传统燃油汽车遭遇重创,过度依赖燃油汽车的城市,均遭遇了重创。
从工业总产值角度来看,广州的汽车工业占其工业总产值25.3%,是广州毫无争议的当家产业。
2024上半年,汽车制造业,增加值下降16.4%。前三季度,下降速度逐步扩大:重点产业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7.4%,仍处动能转换深度调整期。
2024年前三季度,增速2%,增量只有380.11亿元,增量增速在十强阵容中均倒数第一。
2024全年,仍没有摆脱。GDP增速2.1%,增量308.94亿元,在十强城市中,仍是倒数第一。
在清末与民国时期,这里曾先后被沙俄与日本侵占经营,他们的目的主要是掠夺中国的资源,但毋庸置疑一点的是,在他们尤其是日本的经营之下,东北成为了中国最发达的工业体系。
这也是为何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东北成为了“共和国长子”,13个直辖市,东北独占7个。
但是后来随着中苏关系变化,为应对风险,1964年国家开启了大三线建设,东北的很多工业被迁移到了有纵深地区的西南和西北。
其中辽宁工业对三线建设的投入,相当于国家同期投入的4倍。辽宁调出的产能包括6千万吨生铁、8千万吨钢材、5千万吨水泥等等,平均每年迁出10万人口。吉林前后向23个省输送了3.8万名专业人才,黑龙江向外援助设备3389台、人员16000多,以及大量不可计数的工具、工装、零部件、图纸。(资料来源,周强,《三线多万 》)
这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削弱了东北的工业实力。但真正改变东北工业地位的,是改革开放和信息时代的到来。
事实上,新中国成立之后所建立的工业,仍是欧美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也即电气化工业。
然而,随着美国硅谷为代表的微电子、新能源、新材料掀起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不仅让美国继续坐稳了全球经济、科技霸主地位,也开启了中国城市的新一轮大洗牌。
恰在此时,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东南沿海地区成为中国与世界对接的桥头堡,大量资金、技术、产业被引进,开启了崛起之路。
而此时的东北,后知后觉,仍未曾发现重工业为主、经济结构单一的弱点,将会让这片黑土地上引以为傲的产业,逐渐失去竞争力。
直到美国底特律破产,才让包括东北城市在内的国内很多重工业城市,开始反思。
2013年11月,在距离底特律破产几个月后,《长春日报》发表的一篇报道中写到,“长春作为以汽车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很有必要对底特律破产的原因及教训作认真研究和深入思考。”
去年,沈阳市工信局发布了《关于加快沈阳市甲醇汽车生产及推广应用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
内容包括加快甲醇汽车制造体系建设、推进车用甲醇燃料生产及加注体系建设、加快技术创新及标准体系建设、鼓励甲醇汽车在重点领域推广应用四个部分10条具体措施。
在鼓励甲醇汽车在重点领域推广应用方面,最重要的包含推动甲醇汽车在公共领域推广应用,在符合政府采购政策的前提下,甲醇汽车平等参与政府及公共领域用车采购活动。促进甲醇汽车生产和消费,完善甲醇汽车购销渠道,给予甲醇汽车生产企业一次性补贴,优化甲醇汽车使用环境,支持甲醇汽车享有新能源汽车同等路权。
新华社对此进行的报道,使用的标题是“打通全产业链,沈阳争做‘甲醇汽车第一城’”。
一方面,从全球目前的三种新能源汽车,也即新能源电车、氢能源车、甲醇汽车综合优劣势来看,甲醇汽车具备很强的竞争力。
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中的电动车,本身并不生产电,仍需要传统能源来给电池充电,然后驱动汽车行驶。
新能源汽车中理想的能源是氢能,最清洁环保,氢气燃烧后的排出的是水,而且地球上水资源很丰富,理论上根本不担心能源问题。
但氢气的储存和运输存在一定技术挑战。氢气分子非常小,因此高压储存和液态储存技术需要大量的能量和特殊的储存设备。氢气加注站的建设、氢气运输和储存的安全性也需要严格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这使得氢能源汽车的商业化应用面临较高的成本和技术挑战。
而且,氢燃料电池的制造成本相比来说较高,尤其是燃料电池中使用的铂金催化剂成本昂贵。尽管随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生产,燃料电池的成本会降低,但目前依然难以与传统内燃机或电动汽车电池的成本竞争。高昂的成本是氢能源汽车普及的一个主要障碍。 而甲醇,虽然较传统燃油车更环保,没有有毒气排出,但相较于氢能源车来说,甲醇燃烧排出的是二氧化碳,对全球气候变暖有影响。
甲醇燃料汽车的技术相对成熟。与氢能源车相比,甲醇汽车的发动机技术和燃料系统较为接近传统内燃机汽车,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传统汽车制造商可以较容易地将现有的生产体系应用于甲醇汽车,以此来降低研发技术和生产所带来的成本。
生产成本较低:相比氢燃料电池和电动汽车的电池,甲醇的生产成本相比来说较低。甲醇汽车的制作的完整过程、燃料采购和供应链成本都相对较为经济,且不需要依赖昂贵的铂金等稀有金属。
能源供应稳定性:甲醇作为液体燃料,便于储存和运输,供应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尤其是在一些电力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地区,甲醇能够最终靠现有的燃料供应网络进行流通。
所以,如果甲醇汽车推出,具备很强的竞争力,同时也能够让中国的汽车技术继续弯道超车。
甲醇作为替代燃料,在能源安全方面也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是考虑到中国能源的多元化需求,甲醇可当作石油进口依赖度较高的国家的一个有力补充。沈阳通过加快甲醇汽车的推广,有助于推动本地甲醇资源的消化和市场化。
沈阳是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城市,拥有强大的汽车制造和机械制造基础。甲醇汽车的推广不仅是环境保护的需要,也是沈阳市产业升级的关键一步。通过加快甲醇汽车生产和技术创新,沈阳可以推动现有汽车产业的转型,特别是提升当地汽车制造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沈阳拥有如沈阳机床、沈阳汽车集团等大型汽车和装备制造企业,可以为甲醇汽车的生产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
在甲醇汽车的核心技术——甲醇燃料发动机和燃料系统方面,沈阳能借助本地已有的制造技术积累,加速研发投入,推动甲醇汽车产业链的完善,打造一个完整的甲醇汽车产业生态。
沈阳的优势之一在于甲醇资源的生产与供应。中国本身是全球最大的甲醇生产和消费国,甲醇的生产技术相对成熟,尤其是煤制甲醇、天然气制甲醇等生产方式较为普及。沈阳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化学工业基地,拥有一定的甲醇生产能力和有关技术,能够在甲醇的供应链上形成较好的配套优势。
同时,由于东北气温低,新能源汽车在山海关外的冬天很难适应,这也给了沈阳推广甲醇汽车契机。
2022年6月奥迪宣布在长春启动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投资358亿元。是奥迪在中国首个专门生产纯电动汽车的生产基地,建成后年产高端新能源汽车30万辆,直接带动上下游产值3000亿元。
今年5月31日,2025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车展上,奥迪Q6L e-tron系列车型开启预售。
而在更早之前的2021年7月份,比亚迪动力电池项目也落户长春,总投资135亿元,投产后每年可满足60万辆电动汽车配置需求,实现年产值200亿元以上。
总投资135亿元的一汽弗迪动力电池一期项目,去年2月即实现量产,一举成为东北地区首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基地。另外,一汽中车电驱、奥迪一汽新能源配套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加快竣工、投产。
去年1至9月份,全市分别产销整车112.4万辆和110.1万辆,同比增长2%和下降0.1%;分别产销新能源汽车11.5万辆和11.5万辆,同比增长41.5%和29.7%。红旗品牌分别完成产销30.7万辆和31.2万辆,分别增长27.1%和24.8%。
整车销量突破157.1万辆,同比增长6.1%;生产整车155.5万辆,同比增长3.8%。其中,自主品牌销量突破44.98万辆,同比增长8.5%;自主新能源销量突破14.5万辆,同比增长95.5%;中国一汽、“红旗”、“解放”的品牌价值均位列行业第一。
红旗繁荣厂区的总装车间里,19台工业机器人完成风挡玻璃全自动装配,52秒完成底盘合装,创下兼容8种车型共线生产的行业纪录。
不是每一个城市都能成为北上广深,但每个城市都必须要有“见贤思齐”的态度和决心。
尤其是长期思维紧固的东北城市,需要有向死而生的决心。这种自救和自强的决心,不一定可以让他们重新找回当年的地位,但会让它们找到和这个时代拥抱的方式,以及重新拥有属于自身个人的尊严。